培养学生 没有捷径
会计学院副院长 曹玉珊
自1994年留校任教以来,迄今为止已有26年了。2008年,我开始担任会计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至此已经指导过近两百名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型和专业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对我的喜爱和信任,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研究生导师,肩上担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因此,我一直秉承着“培养学生,没有捷径”的信条,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使其能够参与学术研究的前提。本科生过渡为研究生时,会有一些很微妙的心理变化。因为在本科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是从课堂中汲取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参与的专业性研究较为有限,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老师出现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而在研究生阶段,他们所参与的课题、竞赛、论文的难度与水平都大幅度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研究生阶段也就只是本科的延续,永远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选择者和思考者。这与我们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也是相悖的。因此,作为研究生导师,我一直都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关键性的指点。对于学术型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几乎是强迫学生,在寒暑假的时候在学校多待一会儿。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行针对当下会计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并写出论文。在他们遇到瓶颈时,我会及时给予提示以启发他们。我做这些事情,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写得非常出色的论文会共同发表到期刊、杂志上,还不够成熟的论文就继续改进。到了研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训练的这些论文,去选题,去写毕业论文。
二.督促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点。毫无疑问,会计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着学生在学习与研究时需要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只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会计研究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写论文,他们还需要去会计实操中了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与差异。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同时又服务于实践。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每时每刻都会督促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学扎实,同时让他们利用好假期或课余时间,去积极参加各类实习或项目实践。尤其是对于专业型的学生来说,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我会要求这些学生,在录取之后的那年暑假提前到校。我会亲力亲为地教他们写文章、编写案例。还经常带领学生与企业对接,让他们在项目中展开实地调研,了解不同行业或企业的财务环境。
三.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状态
定期了解学生的近况、督促学生树立阶段性目标,是鞭策其不断进步的有效方式。除了学习以外,我也会非常关心学生们在生活中的细节,比如说学生们的日程安排、出行时间和地点、休息时间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同学们在一个相对轻松、安全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我通常会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近况,引导他们明确自己下一阶段的目标。
四.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进步
当然,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会计这门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各个时期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教学方面,作为研究生导师,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将最新最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生活方面,我们也需要不断地了解新鲜事物、了解他们所适应的学习方式。我也经常会在课余时间,跟学生交流、讨论,了解他们年轻人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眼中世界的差别。这些对于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拉近师生距离来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